今年一季度,受国内光伏组件价格快速下降影响,海外新兴市场需求旺盛,越南取代印度成为中国组件出口第一大市场,对越南的组件出口额大幅提高239倍至7.39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6.8%。
没有李原,就没有熊猫,熊猫本来是要走向世界的,熊猫100计划未来五年,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总装机5GW的100座熊猫光伏电站的。参考资料:《熊猫绿能与京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熊猫绿能高层换血或引国资纾困》《虽被拖欠电价补贴达37亿,但熊猫绿能上半年扭亏了》《再卖16座共计540MW电站!熊猫绿能换取2亿元现金降压》《重新认识李原》。
原本是不太喜欢李原张扬的性格的,但是他的离任,还是让老红充满了遗憾。让国家2000多亿可再生能源补贴欠款的路上,又多了一个为可再生能源事业奋斗的牺牲者。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一个适合讲资本故事的产业。讲资本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有资本实力是一种讲法,有资本动员能力又是一种讲法,只是后者要难得多。少了李原的光伏江湖,好像少了不少故事。
后来,老红担心过好大喜功的李原,虽然打出了熊猫光伏电站的大旗,但会否缺少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并把这种担心写进了2017年的《熊猫来了》。没有了李原,熊猫光伏电站会怎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中熊猫项目清单又会怎么办?从太益控股到金保利新能源,从联合光伏到熊猫绿能,这个资本平台因为光伏一直在变换名字,现在光伏人不无遗憾地想到,熊猫绿能可能又要改名字了。更为利好的是,有关平价、低价上网项目可优先利用国有未利用土地,为进一步降低项目运行非技术成本、提高电站利润空间提供重要政策保障。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光伏业发电成本下降95%。中期则会保持平稳增长,以此为基础,有望推动全民光伏时代的到来随着光伏补贴的逐渐退坡,未来新装机的项目将逐步实现平价上网,即指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与基准电价相等。同年5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再次明确释放补贴退坡信号:优先推进无补贴的平价上网项目建设。
这也意味着,届时光伏产业可以全部实现平价参与到电力市场的竞争。电池片及组件环节将成为本轮光伏产业降本增效的主阵地,有望获得产业持续的资本投入。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2019年度安排新建光伏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30亿元。预计在此轮光伏新政倒逼下,整个光伏行业企业竞争力将显著提升。面对已敞开大门的平价上网时代,审视自身,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准备比想象中要更加充足。领跑者项目实现平价上网,对于整个光伏行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国内知名券商曾在其研发报告中称,在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且政策持续利好等有利因素推动下,2019年有望成为光伏平价上网元年。对于2019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光伏发电而言,补贴退坡+平价上网的行业方向已明。以往光伏发电的电价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电网收购价+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各地区不同)。同时根据申报电价在一定的年度补贴总规模下,进一步加大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力度,并明确项目有关边界条件。
仅20112018年,光伏组件、逆变器价格均出现超过75%的下调。更为利好的是,有关平价、低价上网项目可优先利用国有未利用土地,为进一步降低项目运行非技术成本、提高电站利润空间提供重要政策保障。
这也将使得投资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可预测性更强,现金流更稳定,都会增加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相比过去的补贴依赖,这种市场化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下的替代需求会更加稳定可靠,大趋势也不会轻易改变。
业内认为,光伏企业将增加利润,会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中,推动光伏产业向低本高效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光伏发电每度电的补贴额度不足0.1元。特别是平价政策可为整装待发的平价项目提前做好开工准备,乐观预期认为,下半年或将启动全年的装机大潮。未来平价后电价还将继续下降的光伏,将跻身至新能源最廉价的电源之一,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光伏业发电成本下降95%。紧接着,山西、陕西、黑龙江、河北等省已通知企业上报平价项目一些企业也在不同地区发布了多个平价项目。
中期则会保持平稳增长,以此为基础,有望推动全民光伏时代的到来。制造类光伏企业也将迎来一波新的订单潮,同时2019年光伏市场的需求结构将由中国市场转变为海外市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指出,下半年中国光伏市场会比较快速地启动,并将喜提前景乐观的装机预期。而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对于地区新建项目规模的指导意义,也成为了光伏发电行业未来发展中的金科玉律。
过去受困于成本等因素,光伏发电的平价时代尚未真正到来。据中新社报道,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0兆瓦光伏领跑者项目首次实现光伏电价低于燃煤发电标杆电价,开创了国内大规模光伏平价上网的先例。
而从多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光伏行业的技术成本大幅下降,但总成本中占比高达20%至30%的非技术成本却并未呈现同步下降趋势2008年受益于国内外光伏政策的利好影响,国内外光伏市场整体形势良好,国内各地大幅上马晶硅企业。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阳光电力三家公司的申请量均在200件以上,远高于其它公司。进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渐实现高效率电池的产业化,晶硅电池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稳定期,其实也是进去了瓶颈期。
国内申请因起步较晚,其减少幅度明显小于全球趋势。中国专利申请中,86%申请人为来自中国。
●2008-2016年全球申请量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受市场影响。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阳光电力为国内的TOP3,其排名位于全球前20。
国内申请量排名TOP10中,共7家江苏、浙江企业,该区域已成为国内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中心。中国的TOP3分别为常州天合光能、晶科、苏州阿特斯,它们在全球申请量排名分别在第10、16、18位。
国内专利分析国内专利申请在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井喷式增长开始的2007-2008年开始强势进入。国内专利类型,实用新型的申请量占到总数的32%。虽然,中国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在全球的第3位,但实用新型的申请量占到总数的32%,整体的技术含量较低。虽然中国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在全球的第3位,但整体的技术含量较低。
国内外专利申请的峰值均出现在2011年,之后减少。小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起步较早,2007-2008年进入研究的高潮期,全球申请量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在该时期强势加入。
除美国IBM外,全球TOP5其余四家公司夏普、佳能、三菱和三洋从1990年开始已经进行相关的专利布局,开始时期年申请量在40件左右,其中,夏普、三菱、三洋3家公司的整体趋势较一致;佳能公司的发展重心在2004年之前,尤其是1998年之前其年申请量连续在第一位,2004年之后佳能公司则逐渐退出;IBM公司进去该领域时间相对较晚一些,在2001年年申请量在50件左右;从2011-2012年的申请量来看,除佳能外其余四家公司的年申请量均出现拐点,之后明显减少,以上与图10晶硅太阳能专利申请量的年度趋势基本一致。中国申请人的实用新型比例在37%,而国外申请人为1.4%。
以上三家公司均在2009年左右开始有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较全球TOP5企业晚15年左右。从总的申请量上来看,2000年为分水岭,1990年-2000年年申请量在500-1000件之间,2001年-2006年在1500-1800件之间。
评论留言